据了解,该批货物是辽宁某公司在转关渠道以“铁制合页”为名申报出口的,目的地为阿联酋。查验关员实施开箱查验后发现,所谓的“铁制合页”等货物纯属子虚乌有,货物实际为一袋袋包装完好的大米,整整装满一个集装箱。经清点,共980袋、共24.5吨。这是今年以来宁波口岸查获的数量最大的一起大米走私案件。此前,该关在对一批申报为“上海到北京货运 ”的出口产品进行查验时,也发现试图走私的袋装大米,共计20吨。
据经办理该案的海关关员寿一文介绍,目前粮食走私出口存在巨大的暴利空间。据深入调查,该批大米的采购价格为每公斤3.1元,一旦走私到阿联酋等中东国家,出售价格能翻10倍,利润十分可观。
自2008年年底以来,在国际粮价大幅回落、我国连续5年粮食丰收的大背景下,财政部于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玉米和大豆5%的出口关税,同时,小麦、稻米的出口关税也由之前的20%、5%统一下调至3%。但目前正常大米出口仍属于出口配额许可管理,企业通过申报其他品名出口大米,一方面可以逃避出口许可证,另一方面也可以逃避3%的关税,再加上差价,上海到北京物流仍有不小的利润空间。
据海关反映,当前粮食走私出口主要有4个特征上海物流:一是全部以伪报品名形式出口;其次涉案集装箱和单柜载重量较一致;此外,涉案企业主要为小型民营贸易公司;报关单运抵国(地)申报不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