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业务市场拓展的机遇。国家出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,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,航运市场逐渐复苏,多层次直接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,无疑蕴含着银行不少新的发展机遇,为银企合作带来新的空间。
加快国际化发展的机遇。为适应资本金监管的新要求,上海到北京货运 欧美银行业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“去杠杆化”阶段,这为国内银行腾出了一定的业务发展空间。国外银行倒闭、估值水平降低,将使并购对手减少、交易成本降低,这些都为国内银行通过并购重组,实现低成本扩张提供了较好的机遇。
推进经营战略转型的机遇。以招行为例,一方面加大业务与收入结构调整的力度,加快走一条较低资本消耗、较强盈利能力的科学发展新路子。同时,加快转变经营方式,变外延粗放型经营为内涵集约型经营,以提高风险定价水平、资本使用效率、费用效率、员工效能以及高价值客户的比例和贡献度为主要目标,真正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。
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主席罗伯特:
银行业要把握市场复苏机遇
招商银行一直非常关心航运业的发展,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下,更加关注未来全球经济的走势和行业的发展。目前,虽然危机尚未完全消弭,但全球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,复苏“上海到北京货运专线”业已萌生,回暖态势日益显现。
伴随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复苏,银行业机遇进一步凸现。
中国拉动国际航运市场回暖
目前,油轮运输概括为U字型走势,未来是向上的;而散杂货运输将呈现W走势,在预计一两年内将有很多新造的散杂货船投入市场,会加剧这种走势的负面效应。从目前来看,集装箱市场复苏要看美国,而美国消费能力欠缺,上海至北京物流中国出口美国不会出现太大的上涨。此外,集装箱新造船也会在未来陆续下水,这导致运力市场供给过剩。有些船东将自己的集装箱船临时封存,一旦好转立刻投入市场提供服务,这势必造成行业急剧波动。在诸多不利因素下,世界航运业陷入低谷。而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经济增长无疑是一剂“强心剂”。一揽子刺激计划的集中实施,需要大量原材料的运输,像钢铁、煤炭等,为散杂货提供一个积极的因素,可以说为助推国际航运业复苏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。
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总裁助理李甄:
航运业须抱团取暖过严冬
自全球性金融危机暴发以来,航运公司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,无论国内还是国际航运企业,都是如此。在此形势下,航运业更要加强合作,同舟共济,抱团取暖,度过严冬。
现在,航运公司首先要考虑的是世界经济形势,世界经济复苏,航运公司就会有起色。目前而言,世界经济在逐步“探底”,并有恢复迹象。受市场供需的影响,航运公司在未来两三年遇到的问题不少。其中,主要是新船订单的数量严重超过需求,供给过剩。2007年、2008年航运市场好,大量船东投资新运力,供给大量增加,预计未来两三年对市场冲击不小,航运企业将面临比较艰难的局面,运力结构进入重组时期,航运界可能面临重新洗牌。
在重组过程中,寻求强强联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去年年底,中国对外贸易运输(集团)总公司与中国长江航运(集团)总公司强强联合,组建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。目前,公司资产规模已经超1000亿元,营运收入也在1000亿元左右,整体规模大为提升。同时,也丰富了行业的业务链条,现在集团确认主业,综合物流,航运板块,修造船,应该说是充分弥补两家公司的不足;在经营上减少中间环节,提高效率,降低资产负债率,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。
|